水环境综合治理变局PPP重构生态保护新路径
从近期的环保PPP项目来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投资规模非常巨大。例如,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就达到了125亿元。这表明了政府对于水环境保护的重视,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未来,我国环保产业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通过实践,我们是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本刊将通过对PPP模式具体案例的深入探讨,为这一领域的完善提供宝贵经验。
在“水十条”出台后,PPP模式如何应用于水污染防治领域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施意见》鼓励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城乡供排水一体、厂网一体和行业“打包”为手段,加强组合开发,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大型系统工程提供支持。
从单个项目到综合治理,优势企业正在步入新的竞争场景。在市场化程度、盈利模式方面,最为成熟的水务行业也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去年以来,随着PPPMODEL实践的推进,污染治理领域融资难的问题有望得到缓解,有能力整合资源、技术和资本的大型环保企业将获得更多机会,在订单获取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率先拿下广西那考河综合治理项目,其在流域治理方面展开了深度探索;中型企业如博天环境集团也不甘示弱,在山西和宁夏签署了两个PPP项目,与地方政府在园区循环经济、水资源管理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运用PPP模式迅速提升未来营收,其在安徽芜湖和内蒙古乌兰察布的项目总规模达到86亿元左右,为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这样的市场消息还在不断积累。在经过两个5年的密集建设期后,一般认为环境保护设施存量已相当有限,对此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环保产业中的BOT项目已经所剩不多。”
以黑臭河道为代表的一些复杂而投资巨大的工程,如江苏、浙江等地预计每条黑臭城市河道长度平均约2公里~4公里,每公里整治资金约2000万元~4500万元,“这需要巨大的投资”,薛涛说,并指出如何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保障城市黑臭水体资金也是难点之一。
《意见》的发布显示出了政策层对于吸引民资思路,这给予企业从单体建设运营到以效果为目的开发综合项目带来了新机遇,而后者无论是体量还是竞争都有了质上的提升。如何考核并付费,以及地方政府不再独自承担所有责任,都成为当前关注点。此外,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协作,以区域性 PPP 项目作为发展方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广西那考河或山东东营探索污处理厂加河道湿地打包模式等。
然而,这类复杂且涉及多方参与的大型工程面临着技术不成熟、商业模式尚未清晰以及可持续效果保证等挑战。不过,从政治决策层到行政机关,再到各级工作者,他们都认识到了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共识,没有有效结果会给所有人带来风险,因此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这包括绩效服务评价体系建设,以及绩效支付方式调整,以确保双方收益最大化,同时减少风险最小化。此外,还有许多公益或半公益性质无法直接产生经营收入的地形改造工作,比如湿地恢复或者生态修复,这些都是纯粹性的公益活动,但它们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而他们通常需要由公共财政补贴。但如果公共财政补贴不足怎么办?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待解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