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的变局PPP如何成为重构的钥匙
在“水十条”出台后,环保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施意见》,鼓励地方政府利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水污染防治中来,为解决大量资金需求提供了一种机制。
随着PPP模式的实践逐渐深入,业界对其前景充满信心,但同时也存在疑虑。未来还有哪些机会?能不能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本刊将开设一系列报道,关注PPP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首篇报道聚焦于“水十条”落地后的PPP应用情况。《意见》提出的任务多为长期、复杂且资金需求巨大的系统工程,如流域综合治理等,这些项目需要大量投资,而地方政府正寻求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来完成这些任务。
从单体项目转向综合治理,优势企业正在步入新的竞争场合。在近期新增的环保PPP项目中,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比如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达到125亿元。这些大型项目不仅需要技术支持,也要求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和可持续性。
然而,对于如何考核治理效果并付费的问题,由于涉及到绩效服务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项目管理,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仍处于探索之中。绩效服务涉及一整套复杂指标体系建设,其制定需要各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并需通过大量实践积累。
对于河道、湿地整治后作为生态资源进行开发、经营获取收益的问题,对环保企业来说是相对陌生的经验待积累。而一些地方开始把旅游“捆入”水环境治理,将旅游收入作为补贴公益性较强的治理项目,这样的思路要落实,要避免以圈钱的心态吸引企业过来了,以免导致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增加。
总之,从单体设施存量已经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加上市场化程度高、盈利模式成熟的地位,以及政策层面明确吸引民资思路,可以预见,在未来环境产业的PPP模式会变得更加复杂,不仅包含纯市场化项目,还将包括一些半公益或纯公益性的区域发展计划。这无疑为环保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