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美丽中国新境界
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碧水微澜,绿岸相映成趣,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风光。吴树建摄(人民图片)
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创建了林栖公园、龙马湖公园等267座城市公园,加上6000亩新绿地,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空间。李振宇摄(人民视觉)
秋高气爽,一行人漫步长江两岸,只见水清岸绿、草木葱茏。近年来,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进展。
2021年,长江流域监测的1017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率达97.1%,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营造林1786.6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391.5万亩。
“微笑天使”江豚重现人们视野,而四鳃鲈鱼、伪虎鲸等珍稀动物也重新回到家园。如今的母亲河焕发新的美丽,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画卷更加绚烂多彩。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应成为其主宰,而应该以自然为根,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顺应自然为原则,以保护性开发为手段,让现代化建设既不破坏环境也不损害后代利益。
中国在过去遭受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黑臭水体和雾霾天气,但通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针,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在这过程中,不仅提高了空气质量,还促进了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显著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
回望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刻融入民族文化基因之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古人用朴实无华的情感把天地之间联系起来,为我们理解现代化中的生态文明提供重要思想启迪。
中国现代化是追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以及生态良好的现代化路径,它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路线正确,因为世界各国历经工业革命后,都不得不面对由此产生的大量资源消耗及严峻环保挑战。而且,这种不可持续增长方式必将导致地球上的生命共同体遭受难以弥补的地球创伤。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曾是一片荒芜沙漠,但当地政府及企业联合进行治沙工作并开发沙漠产业,如光伏电力、新能源汽车等项目,使得该地区逐渐呈现出新的希望:从困境走向繁荣,从贫困走向富裕,从荒凉走向美丽。这一成功经验被称作“产业扶贫”的典范案例,也展示了一条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平衡协调发展之道。
今天,当我们站在这一伟大历史时刻,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将生物多样性维护放在国家安全之首,将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料放在战略关键之上,以及将低碳减排纳入到全社会行动计划之中,这些都是构建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系统所需采取的一系列决策措施。此外,我们还需要不断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比如利用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源源不断地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同时降低对非可再续资源依赖度,这也是确保未来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性所需努力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