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重生为金银滩探讨我国生态旅游现状
我曾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万亩盐碱生物科技产业园,那里是神奇的地方。远眺毛乌素沙漠南缘,一片广袤的荒原上,盐碱地泛着白色,近800座养殖大棚就像“淡蓝色的海洋”。推开帘幕,大棚内不再是瓜果,而是一片螺旋藻海。在这里,原来不能长庄稼的盐碱地,却能养活南美白对虾。
当年,我见证了这片盐碱地从废土变身为“金银滩”的奇迹。它位于干旱地区,每年降水量仅200毫米,但蒸发量高达1500毫米,这里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有众多的盐湖。但这个地方原本无法种植庄稼,因为它和咸水都难以支持农业发展。如何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通过引进渔业养殖和藻类加工企业,并建立2500亩的大型养殖基地,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如今,该产业园每年生产500吨螺旋藻和20吨藻蓝蛋白,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有较好的销路。这证明了谋划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只有不断调整思路、主动作为,我们才能优化产业结构,使其实现良性发展,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产”与“地”之间形成了一种两相宜的关系。我深刻体会到,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是为了实现循环经济,从而保障产业做大做强。一项新技术正在试验中,它将把螺旋藻从大棚中转移到玻璃管道中。这项创新利用了长达8000米的盘绕式玻璃管道,让藻类充分接受光照,不仅提高了生长效率,还便于处理废弃卤咸水。此外,未来还计划建设一个名为“光 藻鱼 碳 中和一体化”示范项目,将光伏组件用于发电、玻璃管道用于培育鱼虾,以及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以实现循环的一体化管理。
这种因地制宜的心态,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现有的资源寻找出路,再探寻最优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曾经限制我们成长的地理环境,如今却成为我们的独特优势。例如,在这块约28万亩的盐碱土地上,由于pH值高,可以直接使用来配比成适合螺旋藻生长的卤水;日照时间又足够保证了太阳能提供所需热量;而且由于租金低廉,大幅度减少了场地运维成本。
《人民媒体通稿》记载说,有人感慨:“曾经百无一用的盐碱地、苦咸水,现在竟然也能创造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让我深受启发:深入挖掘当地下游资源,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同时坚持走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能够把劣势转变为优势,把优点增强效率,最终实现双赢,即既保护环境又促进经济增长。我相信,无论面向何方,只要我们依托本土特色资源,因时制宜采取精准措施,就一定能够让我们的国家在竞争中更显卓越,更快步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