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我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仍然存在促进绿色低碳环保手抄报的自然场景
我国生态环境部近日启动实施了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以我国的近岸海域和海湾为重点,开展了对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主要污染物的调查。我们知道,海洋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会随着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定期开展这样的调查,对于摸清特定历史时期的海洋生态环境“家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次的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以我国近岸海域和283个海湾为重点,开展了包括但不限于对这些区域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调查等内容。
目前,我国管辖范围内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全国近岸海域,其水质总体上是稳定的,并且全国近岸地区大约有81.9%的地方,其水质被归类为优良的一级或二级。但遗憾的是,在一些局部区域内,如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以及珠江口等地,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严重的污染问题,其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两项超标指标最为突出。
在1976至1982年间以及1996至2000年期间,我国分别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性的 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在这次新的调查中,我们将充分吸纳并借鉴前两次调研经验,同时更加注重陆地与水域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以及传统型及新型污染物的问题并行处理。此外,我们还将特别关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直接且集中在283个特定区域(即那些靠近沿岸的人类居住区)的精细化研究,从而为接下来的“十四五”规划乃至未来的更长一段时间内深入打好重点领域综合治理战提供坚实依据,为推动改善我们的国家水域生态环境做出贡献。(中央电视台记者 蒋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