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小卫士垃圾分类的强制力环保之举
在厦门的垃圾分类实践中,通过积分奖励机制来鼓励居民参与分类的尝试虽然启动,但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方式缺乏吸引力,主要是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而更多的是老年人参与。这表明,即便是有各种宣传手段和设施,也难以真正普及相关知识,让人们明白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哪些不能。人们对于学习垃圾分类缺乏动力,这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学也无妨,更像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考试或计分,那么这门课即使重要性再强调,也会被忽视。
因此,在推广垃圾分类时,“强制”措施不可避免。如果只是口头号召,没有后续的实际行动支持,那么很难让市民养成良好的习惯。南京市谷里街道周村社区在农村地区进行的试点工作,就是通过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每位村民都能清楚地了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它的意义。而厦门在鼓浪屿实施了类似的试点活动,对居民和商户进行了近万次上门督导,这种做法旨在帮助市民形成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当然,“强制”并不是只针对市民,而应该包括政府部门和单位。在现有的系统中,当环卫车将不同类型的垃圾一同清运时,有些人的努力就显得多余,因此他们不愿意投入时间去分拣。但如果从投放到处理全程都能有效执行“强制”,那么每个环节都会发挥作用:市民负责正确投放减少量化;政府部门则要确保收集、运输、处理各个环节都能顺利完成,从而促进整个系统高效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目前相互观望、彼此消减的情形,让个人和单位共同承担责任,加速整个循环系统向前推进。“非‘强制’不行”,这是实现有效生活垃圾分类的一个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