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画垃圾分类强制生态文明新篇章
在厦门的成功之下,南京是否也将踏上垃圾分类强制的道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建部今年三月联合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指出2020年底前,包括南京在内的所有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都必须在城区范围内实现生活垃圾的强制分类。目前南京的情况显示农村地区的试点进展顺利,但城区则更加复杂,有些小区和机关事业单位虽然设施齐全,但实际落实效果不佳。为了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上月,南京市便在公共区域增设了按种类划分的垃圾桶,并通过标识性措施“手把手”教导居民如何进行正确的垃圾分拣。
国家层面的政策已经为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设置了时间节点。当前重点工作是培养市民对环保习惯,以及加强社会宣传以激发公众参与热情。而积分奖励机制也是各地常用的策略之一。不过仅凭这些措施显然不足以达到预期效果。在厦门全面推行 垃圾强制分类之前,它曾尝试通过兑换物品来鼓励居民参与,这一做法并未取得理想成效,因为年轻人缺乏动力,而老年人才是主要参与者。此外,即使信息普及到了每个角落,也有许多人仍然混淆回收与不可回收材料。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和实践这项环保活动?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觉得即使不学也无所谓。不仅如此,推广这种教育就像是教学一样,如果没有考试或成绩评定,那么学生们往往不会重视这堂课。因此,对于要改变人们行为习惯而言,“非‘强制’不行”。当然,“强制”并不意味着立即开始处罚,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建立一个平衡点。在某些社区,如谷里街道周村社区,他们采用挨家挨户宣讲、每位员工承担几户家庭作为目标,以确保每个人都明白如何进行有效的废物管理。而在厦门的一个试点项目中,一名督导员已累计进行了近万次现场指导——目的是帮助居民养成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对于那些未能按照规定处理废物的人来说,将来的处罚应该是在知识普及到一定程度、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后的一种维护机制。这意味着除了“教育”,还需要“规则”的支持。当人们看到他们努力投放不同的类型废弃物时,只见它们被一起装进同一辆车运走,这让一些人认为多此一举,不愿再继续下去。然而,从一个高效运行的人口循环系统中看,每个环节都是相互依赖且重要。一方面市民通过正确投放减少量化,使得末端清洁人员能够更容易地完成资源化处理;另一方面末端处理结果反过来又促使市民产生积极参与这一循环系统中的动力——我们必须打破现状,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共同努力使整个系统有效运转起来。“非‘强制’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