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绿茵银川湿地生态中转站之美
在银川湿地,红嘴鸥的迁徙故事不仅是它们从南方到北方、又从北往南的一次穿越,更是一段生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程。每当春暖花开之际,冰雪融化,气候逐渐温暖,这时,从遥远的昆明等地归来的红嘴鸥们开始了它们数千公里的长途跋涉。在宁夏平原上形成的一个特殊环境——银川湿地,就成为了这群鸟儿重要的中转站之一。
这里的地理位置独特,不仅因为它位于黄河流域,也因为它拥有庞大的湿地面积,总计达5.31万公顷,其中有近200个自然湖泊和沼泽。这些湖泊和沼泽不仅为红嘴鸥提供了栖息与繁殖的地方,也是中国西部乃至整个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关键节点。据统计,在这里可以观察到大约240种野生鸟类,它们在这个区域内共同营造出了一片多样而繁荣的生态景观。
然而,在保护这些珍贵资源方面,银川市并未坐视不管。通过一系列措施,如湿地保护、建设与恢复等工作,该市成功建立并完善了一个合理且完整的人文与自然共存的体系。这一努力显著提高了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质量,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居民对生态保护意识的情感投入。
例如,每当燕鸽湖迎来红嘴鸥的大规模归巢,那里的居民便会聚集在湖边,以惊叹之情目睹着这些飞行奇迹。在那里,一只只红嘴鸥展翅高飞,或缓缓降落于人手之间啄食,而那些围观者则仿佛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所吸引,他们开始关注起这场自然界中的盛宴,并自发参与其中,使得原本只是欣赏风景的手段变成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对于这一现象,银川市湿地办副主任王筱平表示:“从最初几只到如今数量众多,我们看到了人们对这种美好事物越来越重视。”他强调,“我们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地方,其中包括更好的水资源管理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15日 16 版)的报道提醒我们,无论是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都存在着无形但又不可忽视的声音。当我们的脚步踏过那片绿茵,当我们的眼睛捕捉到那片碧波荡漾,我们是否能真正听见、看到,是不是应该给予更多关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