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燥机日处理200吨的守护者除菌过滤器的定义
在20世纪60年代,膜过滤技术首次问世,当时的科学家们将0.45微米级别的膜定义为“除菌级”过滤器。这些薄膜过滤器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和液体药品中,以去除细菌、酵母、霉菌和非生物颗粒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微小细菌开始挑战这些传统的滤膜标准。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FDA的一位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够穿透0.45微米孔径的细菌——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这引发了对更高效过滤技术需求的关注,从而催生了使用更致密(0.2或0.22微米)孔径的滤膜。
最近,一种新的挑战者出现了——能通过0.1微米过滤器的小型细菌(Leptospira licerasiae),它们被发现在某个细胞培养基中。这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严格地定义为0.22微米?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考虑到计算出实际孔径大小的一个公式,它包括毛细管直径、形状校正因子、表面张力以及克服该张力的压力等因素。尽管实际孔径并不重要,但它是一个功能性定义,基于ASTM F838-15标准,即使用大于等于1×10^7cfu/cm²有效面积的大量缺陷短波单胞菌来测试其性能。
采用过滤法进行液体净化具有多重好处,不仅可以去除污染物,还能保持产品稳定性。而且,这项技术已经有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巴斯德时代,但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商业化。此后,其发展经历了从瓷质 滤柱到石棉-纤维夹层,再到现代薄膜过滤技术三个阶段,每一步都代表着对洁净程度要求不断提升的一部分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