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菌过滤器守护空气健康的过滤设备及原理
在20世纪60年代,膜过滤技术问世,当时0.45微米的膜被认为是“除菌级”的标准。这些薄膜过滤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和液体药品的生产中,以去除细菌、酵母、霉菌和非生物颗粒物。但是在60年代末期,美国FDA的一位科学家发现,即使孔径为0.45微米的膜,也无法阻挡某些细菌穿透,这导致了对更高效过滤设备需求的提出。因此,使用更加密实(如0.2或0.22微米)的滤膜成为行业标准,并且一个名为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的新种被作为检验除菌级别过滤器性能的标准。
近年来,一种能够穿透0.1微米过滤网的细菌在细胞培养基中被发现,这促使人们重新考虑当前定义中的安全阈值,或许需要进一步提高过滾過濾器的设计标准或者实施附加消毒措施,如巴氏消毒或紫外线消毒,以确保产品质量。
那么为什么会定义为0.22微米呢?这是因为这个尺寸代表了一个功能性定义,它基于ASTM F838-15标准,即使用挑战水平大于等于1×107cfu/cm2有效面积的大量缺陷短波单胞菌对过滤器进行挑战并通过适当验证以保证无菌输出。此外,由于采用筛选法同时保持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对流体进行净化具有显著优势。从巴斯德时代开始就有记录,但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商业化发展,从最初的手工瓷质卡通式转变至石棉纺织层再到现在薄膜技术,是一段长时间跨越三代主要阶段(瓷质、石棉与薄膜)而成熟起来的人类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