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供暖季PM25之仗重点在精准
在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下,今年供暖季京津冀及周边“2+26”城、汾渭平原11城将面临更大的目标压力和考验。
随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逐渐步入供暖季,各地压力开始升级。
2018年10月6日,北京市热力集团透露消息称,今年北京市供暖试水将比往年提前半个月,部分小区已启动供暖试水。
10月11日,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英冀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北方冬季散煤取暖是加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而静稳天气的形成更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导致雾霾天气多发。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重点区域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的会商意见,今冬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冬季风强度弱,不利于冷空气扩散南下,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去年同期偏差;长三角降水可能偏多,扩散条件接近去年同期。
也就是说,在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下,今年供暖季京津冀及周边“2+26”城、汾渭平原11城将面临更大的目标压力和考验。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供暖季若天不帮忙,人就更需努力。严重污染企业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按错峰要求该停则停、该限则限。错峰生产清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明确表示不规定具体限产指标,而是要求采取差别化错峰举措,严禁采取“”方式。这与去年同期方案针对京津冀重点钢城实施的限产50%规定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过,业内认为这并不代表着政策的放松。卓钢链黑色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梁吴健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此前不规定限产的消息出来后,钢铁行业普遍认为是限产政策放松了,但其实不然,环保限产不可能取消,还在执行,而且面对供暖季雾霾天气,各地环保压力增大,限产政策还会从严执行。
根据《方案》,京津冀“2+26”城在10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平均浓度、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均要求同比“双降3%”左右,去年同期方案规定的目标是“双降15%”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今年生态环境部和地方专门发文禁止“一刀切”,其实就是在去年经验基础上的改进。不过,当重污染天气到来时,地方为完成大气考核指标,能否真正落实这项举措,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会变形,还要打一个问号。
此外,为避免再次上演去年的“气荒”,今年多地发文称将稳步推进煤改气、改电工程。
河北省在一份下发的文件中强调,今年供暖季各地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把确保群众取暖放在首位,在气、电源未充分保障到位前提下,不得先行拆除群众现有取暖设施。
李英冀告诉经济观察报,要完成取代传统的散煤取暖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逐步实施,而且长期形成的历史欠账问题也尚待解决。如果取暖设施改造推进太快,不考虑气源供应问题,“气荒”闹剧再次上演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