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保护新篇章个人环保行动如何参与水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下的重构调整
从近期新增的环保PPP项目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比如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达到125亿元。图为鄱阳湖湖面。 资料图片
编者按
今年,PPP模式进入实践年。实践中,业界对PPP模式的前景抱有信心,但也存在疑虑。
未来还有哪些机会?能不能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本刊开设PPP实践系列报道,将通过对PPP具体案例的采访,为这一模式的完善提供借鉴。
本期刊发第一篇报道,关注“水十条”出台后,PPP模式如何应用于水污染防治领域。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湘静
“水十条”落地不久,环境保护部即联手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水污染防治领域推进PPP工作,实施城乡供排水一体、厂网一体和行业“打包”,实现组合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水污染防治所需的大量资本投入指明了机制和模式。
一方面,“水十条”提出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多为长期、复杂且资金需求量大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加之目前在市场化程度、盈利模式方面最为成熟的我国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企业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也正逐步向环保产业转型发展,从而形成了双重驱动力,使得地方政府急需借助社会资本,而环保企业则获得了更多融资支持与合作机会。
从单体项目到综合治理,一般认为优势企业将步入新的竞争场。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涉及到的技术难度高、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问题,这类项目对于参与方来说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承担着相应的风险。
去年以来,我国环保行业可谓是并购与 PPP 模式齐飞,都成为新一轮行业调整重构切入点。
特别是在后者的情况下,该政策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广泛关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个城市或地区,更是跨区域甚至跨省市范围内进行整合提升,对于那些拥有足够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优势的环保企业来说,将会在订单获取方面有明显竞争力,并可能实现更快速度增长和效率提升。
例如,在北京市万邦达集团有限公司就以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安徽芜湖及内蒙古乌兰察布两个区域进行了成功试点,其在当地开展的一系列生态修复与污染控制措施,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而且还为该公司带来了显著收益增长,其总规模达到了86亿左右,为2014年的营业收入增加约8倍以上。
这样的市场消息还在不断积累。在经过两个5年的密集建设期后,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简单的事实:环境保护产业中的BOT项目已经基本被瓜分完毕。而随着“黑臭河”的减少,以及相关法规政策不断加强,对此现状进行深刻反思,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只有通过更加全面的策略才能真正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如减少黑臭河体数量、开展全面性的生态恢复工程等任务,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地方政府必然会想办法吸引社会投资参与解决。这也意味着,从原来的单纯依赖国家财政支撑转变为更加多元化的地方法律金融支持体系,其中包括利用第三方服务机构作为桥梁连接公私部门,以绩效考核方式支付服务费,以此降低政府风险压力,同时提高整个过程中的透明度和效率。此举不仅能够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还能够帮助一些具有创新潜力的地区迅速脱颖而出,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良好的形象。
《意见》的随即出台表明了政策层级对民间资金介入环保领域持开放态度,这也是给予个人或小微企业参与公共事务提供平台的一种尝试。这种改变对于许多人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力量用于更直接影响自然生态健康的情况下。此外,这种变化同样也激发了一些创意性质的人们想要探索更多可能性,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社区里都能做一些事情来帮助改善我们周围世界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它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它让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维护我们的地球,即使只是一小部分。但这并不代表说所有人都需要成为专业科学家或政治家,而只是简单要求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能力尽力做一点点好事。如果每个人的努力汇聚起来,就可能产生惊人的效果,是不是很神奇呢?
当然,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要有一套有效的手段来确保这些努力不会白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评估标准,用以衡量各种活动是否真的有效,以及它们是否符合我们共同设定的目标。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系统性的框架,那么无论多么好的初衷,最终都会走向失败。这是因为,没有评价标准的话,每个人的努力都是无法得到认可的,所以就会缺乏动力继续前行。而如果评价标准设置得恰当,它不仅能激励人们持续致力于这个方向,还能确保我们的资源被使用得最有效,最充分。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起一种基于数据分析以及实际结果评估的情境下的行为准则,以确保持续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对于节约资源消耗以及保护自然生态健康行动计划执行效率的一个重要工具。不过,这一切都不容易完成,因为它涉及到的是一个全新的思维定势——一种基于结果导向的人际互动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保持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他人分享经验交流,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声音,是关键所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任何改变都是渐进式发生,而非一次性的突破事件,所以耐心和毅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