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新篇章中以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助推PPP模式下的治理变革与重构
水环境治理新篇章:中以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助推PPP模式下的变革与重构
从近期新增的环保PPP项目来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规模巨大,比如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达到125亿元。图为鄱阳湖湖面。 资料图片
编者按:
今年,PPP模式进入实践年。实践中,业界对PPP模式的前景抱有信心,但也存在疑虑。
未来还有哪些机会?能不能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本刊开设PPP实践系列报道,将通过对PPP具体案例的采访,为这一模式的完善提供借鉴。
本期刊发第一篇报道,关注“水十条”出台后,PPP模式如何应用于水污染防治领域。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湘静
“水十条”落地不久,环境保护部即联手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水污染防治领域推进 PPP 工作,实施城乡供排水一体、厂网一体和行业“打包”,实现组合开发,为水污染防治所需的大量资本投入指明了机制和模式。
一方面,“水十条”提出的 water 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多为长期、复杂且资金需求量大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目前在市场化程度、盈利模式方面最为成熟的 water 企业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从单体项目到综合治理,一步步迈向新的竞争场
企业应注重以效果为目的开发综合项目
去年以来,water 企业可谓是并购与 PPP 齐飞,这均成为新一轮行业调整重构的切入点。特别是后者,在成为优势企业新的竞争场。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 PPP 模式实践中的融资难问题,有望得到缓解,而有资本、技术、资源整合能力等优势环保企业将获得更多机会,在订单获取方面将有明显竞争力。
这样的市场消息还在不断积累。在经过两个5年的密集建设期后,一般的事实是,其存量已经相当有限。此时,一方面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一方面“ 水十条”中提出了减少黑臭 water 体、开展综合治理和恢复生态系统等任务,从而吸引社会投资参与解决。
黑臭河道整改需要巨额资金,每公里平均约2000万元~4500万元,不仅包括污染源处理,还包括截排建库活塞清淤引洗及监控信息化支持。“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薛涛说
地方政府不再包揽环境修正;分散支付压力提升效率区域 PPP 是发展方向国家发改委正在更新其 PPP 项目库,其中环保成为了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