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新篇章小学生眼中的净化PPP模式助推变革轮回
PPP模式助推水环境治理新篇章,小学生眼中的净化成果
编者按:本期刊发第一篇报道,关注“水十条”出台后,PPP模式如何应用于水污染防治领域。未来还有哪些机会?能不能通过实践解决问题?
随着近期新增的环保PPP项目的推进,我们发现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比如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达到125亿元。图为鄱阳湖湖面。
《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水污染防治领域推进PPP工作,为水污染防治所需的大量资本投入指明了机制和模式。
从单体项目到综合治理,优势企业步入新的竞争场。去年以来,水务行业可谓是并购与PPP齐飞,均成为新一轮行业调整重构的切入点。特别是后者,正在成为优势企业新的竞争场。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PPP模式实践的推进,污染治理领域的融资难问题有望得到缓解,而有资本、技术、资源整合能力等优势的环保企业将获得更多机会,在订单获取方面将有明显竞争力。
这样的市场消息还在不断积累。在经过两个5年的密集建设期后,一方面企业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一方面“水十条”中提出了如减少黑臭水体、开展综合治理和恢复生态系统等任务,地方政府一定会想办法吸引社会投资参与解决。
如何考核治理效果并付费?地方政府不再包揽环境保护;分散支付压力提升投资效率区域 PPP 项目是发展方向。这类项目体量大、挑战也很大。但现在的综合治理项目,最终的产出是质量改善,对此双方都要重视,不仅影响投资,也关系到行政评价及风险管理。
经营项目收入补贴公益项目,如河道或湿地整治后的开发利用,这对环保企业来说较为陌生,有待积累经验。而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补充方式,与河道或湿地整顿相结合,将来可能成为一个趋势,但需要谨慎落实,以免造成虚报现象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