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环境主题活动PPP助力水生变革重构蓝图
从近期新增的环保PPP项目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比如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达到125亿元。图为鄱阳湖湖面。 资料图片
编者按
今年,PPP模式进入实践年。实践中,业界对PPP模式的前景抱有信心,但也存在疑虑。
未来还有哪些机会?能不能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本刊开设PPP实践系列报道,将通过对PPP具体案例的采访,为这一模式的完善提供借鉴。
本期刊发第一篇报道,关注“水十条”出台后,PPP模式如何应用于水污染防治领域。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湘静
“水十条”落地不久,环境保护部即联手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水污染防治领域推进 PPP 工作,实施城乡供排水一体、厂网一体和行业“打包”,实现组合开发,大量资本投入指明了机制和模式。
一方面,“水十条”提出的 water 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多为长期复杂且资金需求量大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急需借力;另一方面目前在市场化程度、盈利模式方面最为成熟的 water 业务,也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从单体项目到综合治理优势企业步入新的竞争场
环境治理领域单体设施存量已经相当有限
企业应注重以治理效果为目的开发综合项目
去年以来 water 业务可谓并购与 PPP 齐飞均成为新一轮行业调整重构切入点特别是后者正在成为优势企业新的竞争场。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 PPP 模式实践推进污染治理领域融资难问题有望得到缓解而有资本技术资源整合能力等优势环保企业将获得更多机会在订单获取方面将有明显竞争力。
去年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率先拿下广西那考河综合治理由此次10亿巨额投资虽不算大但业界更关注其在流域管理方面先行探索;中型企业也不甘示弱博天环境集团不久前在山西宁夏签署了两个 PPP 项目与地方政府园区循环经济 水资源管理展开深度合作;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运用 PPP 模式迅速提升未来营收其在安徽芜湖内蒙古乌兰察布的项目总规模合计达到86亿左右 为2014年的营业收入8倍以上。
这样的市场消息还在不断积累。在经过两个5年的密集建设期后一个简单的事实是 环境保护产业中的 BOT 项目已经所剩无几。其中 污泵处理厂基本被瓜分完毕 垃圾焚烧厂在未来两三年内也将如此。
以黑臭河道整改为代表的一系列措施需要巨大的投入如何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保障城市黑臭河道资金也是难题之一。而这些都给予了P3P越来越多空间让它们成为改变局面的重要力量。但同时,这种变化同样带来了挑战,比如如何有效评估和支付服务费,以及对于参与者的激励机制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国家发改委的人员表示,他们正努力建立一个更加公平透明、高效运行的评价体系,以确保所有参与方都能获得公正地评价,并根据绩效得分来确定支付金额。这涉及到一种全新的付费机制,它可能会逐渐取代传统的地方法规支付方式,使得每个参与方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贡献水平得到相应补偿,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响应性。
然而,对于一些非经营性的公共服务或半公共服务,如河道修复湿地恢复等,由于缺乏直接收益渠道,这种付费机制可能无法完全适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找到其他创新的解决方案,比如利用旅游发展或者其他商业活动来弥补这部分成本,这样的做法已开始被一些地区尝试,如把旅游开发与河道修复结合起来,让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历史遗迹或自然风光来支持这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双赢的情况发生。此外,还有一些创新型公司开始尝试利用数据驱动模型来预测不同区域可能产生多少收入,从而帮助决策-makers更好地规划资源分配,以确保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