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生态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新篇章PPP助力生态重构变革
水环境综合治理新篇章:PPP助力生态重构变革
从近期新增的环保PPP项目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比如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达到125亿元。图为鄱阳湖湖面。 资料图片
编者按
今年,PPP模式进入实践年。实践中,业界对PPP模式的前景抱有信心,但也存在疑虑。
未来还有哪些机会?能不能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本刊开设PPP实践系列报道,将通过对PPP具体案例的采访,为这一模式的完善提供借鉴。
本期刊发第一篇报道,关注“水十条”出台后,PPP模式如何应用于水污染防治领域。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湘静
“水十条”落地不久,环境保护部即联手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水污染防治领域推进 PPP 工作,实施城乡供排水一体、厂网一体和行业“打包”,实现组合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水污染防治所需的大量资本投入指明了机制和模式。
一方面,“水十条”提出的 water 环境综合治理任务,不仅是长期、复杂且资金需求量大的系统工程,更是需要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化程度、盈利模式方面最为成熟的 water 产业,也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与发展路径,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要求。
从单体项目到综合治理,一线企业正步入新的竞争场
在过去,当我们谈论环保产业时,我们往往只专注于单个设施或技术升级,而忽略了系统性问题。在当前这个转型升级之际,我们逐渐意识到,从单体设施建设运营向以生态修复效果为目的开发更具规模效益的综合项目转变,是环保企业必须要探索的一条道路。
去年以来,无论是在并购还是在 PPP 的层面上,都可以看出,这两个概念正成为新一轮行业调整重构过程中的切入点。而 PPP 模式尤其显得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缓解融资难的问题,还能让那些拥有技术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强的大型环保企业获得更多机会,在订单获取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比如说北京城市排water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率先拿下广西那考河综合water管理项目,其10亿人民币的投资虽然不是很高,但在业界却引起了巨大关注;而中型企业也不甘示弱,他们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如博天环境集团就在山西省及宁夏区域签署了两个 PPP 项目,与地方政府在园区循环经济以及water资源管理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利用 PPP 模式迅速提升其未来的营收潜力,其在安徽芜湖及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使其2014年的营业收入增加到了8倍以上,这表明当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环境保护产业中的BOT 项目已经接近尾声,对于剩余存量来说,要想持续增长,就只能依靠这种全新的战略思路来进行创新与突破。
根据E20 环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他认为这样的趋势将会持续下去:“首先,对于现有的 BOT 项目而言,大部分都已被瓜分完毕,只剩下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补充。但对于未来,那些真正能够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是那些涉及复杂多样的服务内容,可以实现组合开发、高效利用资源配置,以及结合多种经营方式来创造价值。”
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意味着,不仅要有足够的人才支持,而且还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黑臭water 为代表的 water 环境综合water 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情况,它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又需要专业知识支持。这是一个既复杂又具有挑战性的过程。例如,在江苏省、浙江省乃至珠三角地区,每条黑臭河道通常长度约为2公里~4公里,每公里整改资金预计需2000万元~4500万元,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污染源处理、截取直通管道清淤等。此外,还包括建设或扩建污物处理厂,并加强对河道两侧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工作。“这是一个巨大的金融压力,因此如何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保障城市黑臭river 的资金也是难点之一。” 薛涛说。
《意见》的发布无疑给予了一定的指导方向,这也使得企业有更多可能从单体建设向更具规模效益的地位迈进,而非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单项设计与施工。此外,由此可见,无论是作为基础设施还是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全面的规划与设计对于提高整体运行效率至关重要,而这也是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特别重视的地方,因而他们开始寻求与私营部门合作,以确保这些重大基础设施得到有效维护,同时降低自身风险负担。
那么如何评价这些努力呢?
首先,从理论上讲,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过去关于 environment protection 和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的方法论。在过去,当我们谈论过 “green economy” 时,我们主要集中讨论的是宏观政策层面的调控措施,比如税收优惠或者直接补贴。但现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将 green economy 与实际生产活动相结合才能产生持久影响。这意味着我们的策略应该更加灵活,更全面,更符合实际需求。
其次,从操作层面看,有必要加强基层单位之间以及不同行政区划间信息共享机制,让每个参与者的角色更加清晰,让整个系统更加透明、高效。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认为网络科技对于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industry 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因为它可以帮助数据交换变得更加快速安全,同时减少冗余信息造成的心智负担。
最后,如果想要把这些理论落到实处,就必须有一支经过良好培训的小队伍,他们懂得如何使用最新技术工具来监控pollutants levels, predict potential risks and develop effective solutions. 这些小队伍应该由各行各业的人员共同组成,他们应当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各种不同的情形并提出适当建议。如果没有这样专业技能人才团队的话,那么任何计划都无法成功地完成它们预定的目标。不幸的是,这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因为尽管许多组织已经开始招募这样的人才,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经验以及教育培训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所以该领域仍然存在大量空白空间待填充。
总结来说,在我国当前这个阶段,无论是在政治决策还是市场操作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愿望去改变旧有的做法,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传统 industries' business model 并寻求增值途径。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我国environmental industry 不断积累经验并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最终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