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市政污水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至2014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从481座增加到3802座; 污水处理率由34.3%提高到90.2%。 市场机会已经转向如何运营污水处理厂和扩大收入等问题。 农村污水市场与城市污水市场存在明显差距。 农村污水市场仍是一片未开发的土地。 全国有40906个乡镇、数十万个村庄。 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达到80亿吨以上。 农村水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水污染物排放量的1%。 占总量的一半以上,但很少见到污水处理厂。 除上海、北京等少数发达省市外,污水处理率不足10%。 这个市场潜力巨大,被誉为新“蓝海”。

如今,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加入了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分享蛋糕”的行列。 桑德集团董事长闻一波认为,农村污水市场目前缺乏的是配套政策、监管体系、财政补贴、技术评估、专业人才。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农村污水处理的配套技术已经不再是障碍。

事实上,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流程有很多。 中国水网记者盘点了几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供参考。

活性污泥技术:活性污泥技术是一种生物方法,将空气引入废水中,繁殖培养好氧微生物,形成具有强吸附能力的活性污泥。 生物法已逐渐成为污水处理技术的主流方法。 。 该方法由 E.Arden 和 WTLokett 于 1914 年在英国曼彻斯特首创。

活性污泥技术的基本流程:由曝气池、二沉池、曝气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组成。 从初沉池流出的废水和从二沉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成为混合液。 在曝气池的作用下,混合液充分曝气,活性污泥与废水充分接触。 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吸附,并被微生物群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

活性污泥技术有多种类型,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AB两级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完全混合污泥法等。

A/O工艺:又称厌氧、好氧工艺。 除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外,还可以同时去除氮、磷。 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降解废水,在好氧段之前设置水解酸化段可以显着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A2/O法: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是传统活性污泥技术、生物硝化反硝化技术、生物除磷技术的结合。 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可达到:BOD5、SS 90%~95%,总氮70%以上,磷90%左右。 一般适用于需要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 但A2/O工艺的基础设施成本和运行成本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工艺,且运行管理要求较高。 因此,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水体或缓流水体时,会造成富营养化。 此过程仅在供水源受到影响时使用。

化粪池技术:对于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预处理,建议在村民门口附近保留化粪池或坑。 化粪池不仅可以收集污水,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去除一些有机物。

工艺流程为分离罐——腐蚀罐——酸化罐——氧化罐——排放。 该工艺无需动力,能耗低,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 但化粪池存在清理困难、产生恶臭气体、管道堵塞等缺点。

人工快速渗透:快速渗透系统运行过程中,污水定期对渗透场进行灌溉和休息。 土层中形成的厌氧和好氧交替运行状态有利于氮、磷的去除。 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65%和94.47%,出水达到GB 18918-2002 A级排放标准。

生态池:是在氧化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 主要对污水进行二级深度处理。 它是利用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来处理污水的天然或人工池塘。 它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利用细菌和藻类共生增强系统去除有机物,并将其以水生植物、水产品和水禽的形式回收为资源。 净化后的污水还可以作为再生水资源回收利用,实现污水处理的资源化利用,是生态处理的发展方向。 李旭东等. 采用高效藻池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 COD平均去除率超过70%,氨氮平均去除率高达93%,磷平均去除率55%。

稳定塘:在缺水、干旱地区,稳定塘技术是实施废水资源化的有效方法。 与传统的二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高效藻池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 对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是一种更具有推广价值的污水处理技术。 实验研究表明,采用高效藻池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CODcr平均去除率达70%以上,氨氮平均去除率高达93% ,平均磷去除率为55%。 这项技术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技术。

高效藻池: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Oswald教授提出并开发。 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与传统稳定池相比,不仅具有运行成本低、维护管理简单等优点,而且克服了传统稳定池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在农村和小城镇污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目前,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高效藻池系统处理实验研究已经建立。

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史_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有哪些_污水治理技术

生物滤池:其最大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悬浮物拦截于一体,节省后续沉淀池。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系统将初沉池、曝气池、污泥回流设施、供氧设施集成为一台机组,大大简化了污水处理流程。 生物滤池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史_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有哪些_污水治理技术

人工湿地:是利用人工水生态系统中多级生物的稀释和降解作用,去除或减少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投资和运行成本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水生植物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等诸多优点。 潜流人工湿地主要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

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史_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有哪些_污水治理技术

无动力地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消化池,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成为污泥。 污泥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发酵,有机物被降解。 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污水治理技术_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史_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有哪些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新型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池(或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一种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在化粪池、沼气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决了化粪池处理效果差、沉淀污泥量大、沼气池沼气回收率低的缺点。 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

污水治理技术_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史_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有哪些

地下土壤渗透系统:该系统将污水分布到土壤表面具有一定结构的渗透沟中。 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降解和植物吸收利用来处理和净化污染物。 工艺流程如图6所示。该技术是将污水控制投加到距地面约50厘米、具有一定结构、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 污水缓慢地穿过配水管周围的砾石和沙层,作用于土壤毛细管。 它向下扩散到附近的土壤层,利用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来过滤、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 地下土壤渗透净化系统施工方便,维护管理简单,基建投资少,运行成本低。 整个处理装置置于地下,不破坏景观,不产生臭味。 但负荷较低,不适合人口集中、污水产生量大的地区。

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史_污水治理技术_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有哪些

厌氧氨氧化工艺:厌氧氨氧化工艺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基于厌氧氨氧化原理开发的一种新型废水生物脱氮工艺。 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多种生物脱氮工艺,如CANON、OLAND等。由于厌氧氨氧化工艺是自养的,不需要添加额外的COD来支持反硝化,可以节省100%的碳与传统反硝化工艺相比。 而如果厌氧氨氧化工艺与前段硝化工艺相结合,则硝化工艺只需将部分NH4+氧化为NO2–N即可。 这种短程硝化比全步硝化可节省62.5%的供氧量和50%的硝化总量。 碱消耗量。

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法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人工处理技术,包括厌氧生物膜和好氧生物膜。 厌氧或好氧微生物粘附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目的。 该方法设备简单,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 反应器一般由填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三部分组成。 所使用的填料包括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 目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还包括生物体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综合了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优点的第三代生物滤池。 BAF具有去除有机物、有害物质、反硝化、除磷的功能; 占地面积小,基础设施投资少,能耗和运行成本低。

双膜太阳能技术:该技术采用生物膜和纤维膜的双模式反应系统。 它利用鼓风机和水泵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换阳光,然后通过一系列操作净化生活污水。 适合日照充足的南方地区。 连续阴雨天,需要用电运行。 尽管这项技术相对较新,但已在某些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具有节省能源和显着降低运营成本的优点。

地下A/O人工湿地技术:在常规生化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深度处理。 人工湿地系统是在具有一定高宽比和底部坡度的凹陷处人工混合土壤和填料(如碎石等),形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的填料间隙中或在床的填料间隙中流动。在床面种植性能好、成活率高、耐水性强、生长周期长、外形美观、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美人蕉等),形成复合生态构建“基质-微生物-植物”系统,利用这一复合生态系统独特的净化功能,实现水的高效净化。 适用于地形条件易于收集污水、可自流水的中等规模村庄,处理规模为20~200吨/天。 工艺参数: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 h,污泥清洗周期180天,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 5 ~1. 0 m3/(m2·d),工艺流程如图7所示。

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有哪些_污水治理技术_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史

地下A/O生态池技术:常规生化处理后进行生态池处理工艺。 生态池又称氧化池或稳定池,是利用自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建筑物的总称。 净化过程类似于天然水体的自净过程。 通常,对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剪,修建池塘,并设置堤坝和防渗层,依靠池塘中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 生物池采用太阳能作为初始能源。 通过在池塘内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品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 以太阳能(太阳辐射提供的能量)为初始能源,通过生物池内多重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对进入污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转化在池塘里。 最后,污染物不仅被去除,而且以水生植物、水产品、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进行回收和净化。 污水还可以回收再利用,作为再生资源,使污水处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实现污水处理的资源化利用。 该技术适用于中等规模的村庄,有天然池塘或闲置沟渠,地形条件易于收集污水,可自流水,处理规模为20~200t/天。 工艺参数: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小时,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小时,生态池停留时间不小于24小时,污泥清洗周期为180天,工艺流程如图8所示。

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史_污水治理技术_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有哪些

地下A2/O人工湿地技术:A2/O工艺又称AAO工艺。 该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它是最简单的工艺,也是应用最广泛的。 脱氮除磷工艺。 适用于加工要求高、四时气候变化大、气温低的地区。 加工规模不小于200吨/日。 工艺参数:厌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2h,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h,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h,水力负荷人工湿地为0. 5~1. 0 m3/(m2·d),污泥处理周期为180天,工艺流程如图9所示。

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有哪些_污水治理技术_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史

生物滴滤池-人工湿地技术:又称滴滤技术,一般采用碎石或塑料制品作为滤料。 污水喷洒在过滤层的上部。 当它沿着滤料的孔隙向下渗透时,一些污水、污染物和细菌粘附在其上。 在滤材表面,微生物在滤材表面繁殖,形成生物膜。 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 该技术适用于处理要求一般、规模较小、远离居民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为10~30吨/日。 工艺参数:收集池停留时间不小于12 h,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12 h,生物滤塔负荷0. 2~0. 3 m3/(m2 ·d),人工湿地水力负荷为0. 5 ~ 1 . 0 m3/(m2·d),污泥处理周期为180天,工艺流程如图10所示。

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有哪些_污水治理技术_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史

一体化MBR工艺:将活性污泥法与一体化浸没式膜分离系统相结合的传统改进工艺。 利用膜元件的固液分离工艺取代了传统的沉降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固体悬浮颗粒。 和有机颗粒制备无菌水。 系统出水可直接用于生产或生活回用。 经该处理系统排放的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杂水水质》规定的标准。 该技术适用于有回收要求或用地有限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为20~500吨/日。 工艺参数:缺氧反应区停留时间不小于2h,MBR区停留时间不小于4h,污泥处理周期360天。 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污水治理技术_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史_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有哪些

正如桑德集团董事长闻一波所言,农村污水市场并不缺乏技术。 然而,如何选择这些技术是一个大问题。 需要根据受纳水体的功能要求,结合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条件和排水走向等,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模式和工艺。使用、管理好”,要注意设备的美观。 综合生态效益和环境美观效果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有哪些_污水治理技术_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史

作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