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网络
生态兴则文明兴。 进入新时代,发展生态文明已成为必须回答的问题。
这是写在绿水青山之中的一份答卷,也是写在人民心中的答卷——
全方位、全区域、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绿色发展奇迹。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着增强
盛夏的雅尼国家湿地公园。 明媚的阳光下,蜿蜒的尼洋河波光粼粼,河中沙洲绿树葱郁。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我住在这里很开心。” 家住湿地旁边的西藏林芝市八一区李顶村村民央吉拉姆感叹,这里变化很大。 这里不再是多年前挖沙石的草滩了。 。
那时,植被很少,荒漠化严重。 只要有沙尘暴,眼睛就很难睁开。 林芝市2009年才启动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附近村民也加入防沙绿化行列,力度逐步加大。
从绿草如茵的沙滩,到鸟鹿方洲的公园,雅妮湿地的转变是一个生动的缩影,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实步伐。
曾几何时,雾霾频发、沙尘肆虐、河流黑臭……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1.5%,单位GDP能耗却是世界的2.5倍世界平均水平。 发展已经到了岔路口,必须转型。
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举措,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面整治分散、污染企业和集群,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快速推进,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清洁供暖改造减少散煤污染、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显着改善。
原本被雾霾笼罩的天空,也渐渐明亮起来。 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5%,重度污染天数比例首次下降到1%以下。
水环境质量发生根本性变化。 到2022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高到87.9%。
更多的绿色蔓延到山川、河流和大地。 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双增长。 精心打造的街角公园,让市民在“生态留白”中享受美好生活。
发展方式深刻转变: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走进浙江安吉县余村,无数游客被连绵起伏的山峦、流水潺潺、翠绿翠竹所迷住。
20多年前,由于“石头经济”的发展,余村的山变成了“秃头”,水变成了“酱油汤”。 痛定思痛后,余村人民关闭了矿山、水泥厂,发展了“美丽经济”。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视察余村。 了解雨村的做法后,他评价这是“聪明之举”,并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宜宾,“长江第一城”。 岷江与金沙江在此交汇。
站在三江口向北望去,5公里范围内曾经是宜宾滨江工业区。 宜宾天元化工厂始建于1943年,曾距长江岸线不到100米。
如今,长江之滨,昔日的厂房已改造成长江公园。 远处,刚刚成立的三江新区日新月异。 天元化工将产业延伸至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材料,走出了一条新的产业轨道。
各地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转变发展思路,逐步走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的道路,在绿色、循环、高增长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为更好保护环境,多地加快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让良好生态成为可共同保护的“宝贵财富”。
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协调,绿色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在生态环境质量显着改善的同时,经济总量跃升至120万亿元,人均GDP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
绿色代表未来: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建设
不久前,龙江林业集团穆棱林业局有限公司保护区管理处人员在例行巡逻中,通过现场发现野生东北虎“完达山一号”在林区活动的清晰图像。红外摄像机。
绿水青山之中,珍稀野生动植物充满生机。 这背后是我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不懈努力。
一系列基础性、先行性、长远性的绿色发展体系正在扎实推进——
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深入推进。 10年来,全国完成绿化面积约10.2亿亩,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截至2019年的10年间,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净减少5万平方公里和4.33万平方公里。 新疆作为我国荒漠化、沙化面积最大、荒漠化防治难度极大的省份,首次实现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双减”。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加快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共同推动形成较为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首批国家公园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 大熊猫国家公园为13个大熊猫栖息地种群开辟生态廊道,保护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 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雨神角蟾等多个新物种……我国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已全面建立,每条河流、湖泊、森林、草原都有自己的守护者。
生态文明是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享的事业。 从节约用水、用纸的“CD行动”,到垃圾分类、告别一次性用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新趋势。
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中国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肯定。
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角度谋划发展。
在新的征程上,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凝聚更加磅礴的力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删除!
关闭
笔记
我
他们
数字图像网络